萱草
萱草是萱草科萱草屬植物,舊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屬於百合科(Liliaceae)。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golden needle)。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日本和東南亞。
所屬之黃花菜屬的拉丁文屬名Hermerocallis源於希臘文,表示「一日之美」,以其花一朵多僅開一日為名,從日出開至日落,隔日即換上另一、二朵綻放。多種在盆裡用來觀賞。
用於食用用途時,需摘下尚未展開、呈淡綠色的花蕾曬乾。金針乃華人飲食中歷史悠久的食物之一,食用方法通常是取用乾燥花蕾(呈金黃色),煮成金針湯,或與仔雞等紅燒。
其乾品營養成分每百公克含量為:熱量254卡、蛋白質8.5、脂肪2.5類克、纖維4.9克、灰質4.5克、鈣340毫克、磷208毫克、鐵14毫克、維生素A 7000國際單位(2.1毫克)、維生素B1 0.16毫克、維生素B2 0.71毫克、菸鹼酸0.8毫克。
其鮮品營養成分每百公克含量為:熱量32卡、蛋白質1.8克、脂肪0.4類克、纖維0.9克、灰質0.6克、鈣19毫克、磷38毫克、鐵0.3毫克、維生素A 4100國際單位(1.23毫克)、維生素B1 0.03毫克、維生素B2 0.05毫克、維生素C 28毫克、菸鹼酸0.3毫克。
新鮮的金針含有一種叫做秋水仙鹼的毒素,必須經過開水焯制並用冷水浸泡後才可食用。
萱草的根莖是中藥藥材,可消腫退火。金針花則在有典籍記載為性味甘涼,具潤肺功能,鐵質相當豐富。
萱草的葉子則往往用來製紙,稱為「萱紙」。在中國漢朝時,即有栽種的記錄,時已稱呼為「萱草」。萱草象徵孩子對母親的親情,詩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即指萱草,在華人世界中視其為母親花,相對於歐美採用的康乃馨。宋朝詩人蘇東坡曾有詩:「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撥,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其中的芳心就是指母親的心。 又三國文學家嵇康《養生論》中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是以別名作「忘憂草」。
為何萱草會成為母親節之花呢?原來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種一些萱草,希望母親看著這些花,就能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歷代文人也常以萱草詠吟的題材,因此萱草在中國就成為象徵母親的花。
成語「椿萱並茂」中的椿和萱指的是香椿和萱草,分別代稱父親和母親,因為香椿壽命很長,而象徵母親的萱草可以使人忘憂,因此成語的意思是父母均健在、安康。
周華健唱的「忘憂草,忘了就好」就是指萱草。
萱草的花蕾
金針花的選購及處理
A.金針花的分辨、處理的方法:
(1)金針乾呈褐色者,為自然乾燥色。
食用前泡水10分鐘,輕輕洗淨,去砂石即可。
(2)金針乾呈橙色,又稱金黃色,非常耀眼。
上市前已經過硫磺處理,故洗滌時必須換3次水,每次8分鐘,使其退去硫璜味與色澤。如此一來,在食用時,會較為安全。
B.如何搭配較美味?
(1)若製作金針排骨湯,煮好後可加少許純白楜椒粉,味道會更棒。
(2)又如製作金針火鍋時,金針的數量可多一些,使湯頭呈酸味。
而喜好酸口味的人,可以加一些紅蕃茄。
(3)新鮮的金針可搭配肉絲清炒,口感會十分香甜﹔但配料要簡單。先用香油爆香薑絲,再放入肉絲,半熟後,續放金針、鹽以及少許辣椒,炒熟了即可起鍋,即是一道清淡美味的佳餚。
台灣山區之中,以花蓮縣、台東縣內低海拔金針園出產之金針,品質較不受污染。而市售乾貨食材,常常存有添加物。食用多了、久了,健康會出問題的。
酥炸溪哥 炸金針春捲
金針燜白筍
材料:金針適量、香菇3朵、筊白筍2支、醬油、鹽、糖、油、胡椒。
作法:
鍋中放水2量杯,加入醬油等調味料,水滾後加入金針大火燜三、四分鐘後,加入筊白筍拌炒,最後加入處理好之香菇拌勻。
(香菇泡軟切絲,爆至焦黃後,滴一些醬油燜一下,即是相當味美之拌料。)
金針燴面
材料:全麥麵條適量、高麗菜、金針、豆腐餅2塊切絲、豆包1片、沙茶、鹽、油、黑醋、醬油少許。
作法:面煮熟撈起,鍋中放水3杯,加入調味料煮滾,豆包撕成碎片入鍋略煮,加入高麗菜、金針及豆腐餅煮滾後,倒入面碗中加點香菜即成。
翠玉金針
材料:青椒一個,金針適量,豆幹(豆包及豆腐餅亦可)、沙茶醬、鹽、油少許。
作法:
豆幹(或豆包)切絲,煎成金黃色(若豆腐餅則切薄片)
鍋中先放水約1.5量杯(視材料多寡而增減),放入沙茶醬一茶匙(視口味及材料增減)、鹽少許、油少許、水滾後放入處理好之金針略炒,待稍收汁時,放入豆幹絲及青椒略微拌炒即可。
綠筍金針湯
材料:竹4片、綠竹筍半支、金針少許、薑絲、香菜、爆好之香菇絲少許、豆腐餅2塊切絲、胡椒粉、鹽、油少許。
作法:竹浸泡後切絲,竹筍切絲,水滾後放入薑絲及調味料,再放入所有材料煮滾加上香菜(芹菜屑亦可)即可。(喜歡酸辣味者亦可加黑醋、胡椒粉、加太白粉勾芡)
我只會煮金針排骨湯,就感覺挺棒
看到其它格友們的食譜,真是讓人
胃口大開,所以查資料分享給大家
希望自己有空可以煮出一道美味料理
和家人共享呢!
參考文獻
- ^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莊子·逍遙遊》
- http://www.epochtimes.com/b5/4/10/22/n697411.htm http://home.pchome.com.tw/travel/lilyfarm/cm/cm.htm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my/my?show=AB00301293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13005013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my/my?show=AB00136079
-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RedDaylily.jpg
-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Hemerocallis-Taglili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