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旗莫斯塔爾老橋(2005登錄為文化遺產)
第二張旗為徽章
莫斯塔爾 Mostar Мостар | |||
---|---|---|---|
城市 | |||
![]() 莫斯塔爾和老橋
|
|||
|
|||
![]() 莫斯塔爾在波赫的位置 |
|||
坐標:43°20′58″N 17°48′45″E / 43.3494°N 17.8125°E | |||
國家 | ![]() |
||
政區 | ![]() |
||
州份 | 赫塞哥維納-涅雷特瓦 | ||
政府 | |||
• 市長 | 盧保·貝什利奇 (HDZ) | ||
人口 | |||
• 密度 | 89.8/平方公里(233/平方英里) | ||
• 行政區 | 128,443 | ||
時區 | CET (UTC+1) | ||
• 夏時制 | CEST(UTC+2) | ||
郵政編碼 | 88000 | ||
電話區號 | (+387) 36 | ||
網站 | http://www.mostar.ba/ |
莫斯塔爾(波士尼亞語:Mostar、克羅埃西亞語:Mostar、塞爾維亞語:Мостар)
是位於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的一座城市,也可以指城市所在的行政區。
在波赫的兩個的政治實體中,莫斯塔爾屬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
1993年
安靜地擱在橋邊的石板,寫著是人們心底最深的期望。"Don't forget '93"
也成為我難忘的一幕,希望人們真的可以記得戰爭帶來的傷痛。
- 1月1日——歐洲統一市場開放。
- 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分別成立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
- 2月25日——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在阿拉木圖簽署邊界問題合作協議。
- 11月1日——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 11月3日——哈薩克決定退出盧布區,準備發行自己的貨幣。
晚餐:沙拉
晚餐:燒烤,薯條,頰心肉等
晚餐:甜點
舊市區販賣桌布,購買前要記得殺價
逛舊市區
許多人在莫斯塔爾橋上拍照
莫斯塔爾位於波赫南部,赫塞哥維納中部地區。莫斯塔爾都市區位於赫塞哥維納地區的地理中心,因內雷特瓦河流經峽谷中心,因而又名「內雷特瓦河之城」
莫斯塔爾古橋呈拱形。橋的兩頭各有一個石砌橋頭堡。橋拱採用本地的石頭建造,
橋建於鄂圖曼帝國 16 世紀,花費了九年的時間,是當時世界上最寬的橋。莫斯塔爾的地名
"Mostar" 正是來自於這座古橋,橋的當地語言是 "Most"(其實在斯拉夫語系,
most 都是橋的意思),而守橋人就叫做 "Mostari",地名就逐漸演變成 Mostar。
昔日利用尿來洗皮革,如今已經廢除了
有錢人禮拜地方
莫斯塔爾屬於地中海氣候區,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最高氣溫紀錄曾達45℃,
是南斯拉夫最炎熱的城市,現在也是波赫最炎熱的城市。秋季至冬季降水量多,
夏季則少雨。莫斯塔爾降雪較少,一年中記錄有15日以上降雪的年份有1955年、
1956年、1963年(23日)、1984年、1985年(27日)、2004年、2005年。
內戰時期老橋也被聯軍炸毀,最後還是靠鄰居各國和世界組織的捐獻才復原這橋,
據說為了力求原貌,甚至從河床底部撈被炸毀的石塊上來重建。
科斯基·麥哈麥德帕夏清真寺
莫斯塔爾主要依靠鋁製品和金屬加工業、農業、石材加工、觀光等產業。
自1997年以來,莫斯塔爾還每年都舉辦國際經濟博覽會(Međunarodni sajam gospodarstva),博覽會設有葡萄酒展區等展區。
科斯基·麥哈麥德帕夏清真寺
許多人在莫斯塔爾游泳
莫斯塔爾有三座大學,是莫斯塔爾大學(University of Mostar)、
莫斯塔爾賈馬爾·比耶迪奇大學(University "Džemal Bijedić" of Mostar)
和莫斯塔爾聯合世界學院(United World College in Mostar)。
莫斯塔爾最寒冷的冬天之一是在1971年,當時有37cm的降雪記錄。
除此之外,1929年、1940年、1956年的冬天也極為寒冷。2012年2月4日,
莫斯塔爾被完全封鎖,大雪持續了60小時,交通混亂使得市民的生活陷入麻痹,
波赫政府宣布進入自然災害狀態。翌日的2月5日,積雪記錄達88cm,
這是莫斯塔爾觀測史上的首次。
橋的底下是內雷特瓦河(Neretva),在橋上這裡可以一覽小鎮的樣子,
是一個非常穆斯林的城市,到處都可以看到宣禮塔。
莫斯塔爾最為流行的體育是足球。
鄂圖曼旅行家愛維亞•瑟勒比這樣形容老橋:「橋從一個懸崖延伸至另一個懸崖,
就像伸至空中的彩虹一樣…我不過是安拉的一個從屬者,雖遊歷過16個國家卻迄今
從未看到過這樣高的橋樑。橋就和天空一樣高,從一處岩石駕往另一處岩石。」
莫斯塔爾除了舊市區之外,還有殘存的早期基督教庫里姆巴西利卡、奧斯曼時期的公共浴池
(公共浴場)、鐘樓(sahat kula)、猶太會堂(1889年)和猶太教徒的公墓、眾多教會、
清真寺、方濟各會修道院、16至19世紀的奧斯曼住宅、克里瓦丘普里亞古橋
(Kriva Ćuprija,意為彎曲的橋)、塔拉和赫勒比耶兩座古塔都值得一看。
莫斯塔爾有一個鐵路車站和兩個巴士車站。其中的一個巴士站也是鐵路車站。
連接普洛切和首都塞拉耶佛鐵路線途經莫斯塔爾,有開往塞拉耶佛及克羅埃西亞的薩格勒布、
普洛切的列車。
橋的另一側是戰爭博物館,橋頭上的建築則是典型的鄂圖曼式建築-白色的外牆突出於二樓,
再用木樁打上窗戶和橫樑。
參考資料:1.維基百科
2. Bljesak.info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4-19. Mostarci izišli na ulice zatrpane nezapamćenim snijegom
3.http://www.mostarski-sajam.com/
4.http://www.turizam.mostar.b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03%3Abiskupski-ordinarijat&catid=41%3Aznamenitosti&Itemid=424&lang=en/City。
5.雄獅dm
6.http://ciuigi.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