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8/11下午和姐姐去台北探索館參觀
蠻多人,可能天氣熱,待在室內比較舒服
衣服
足袋&柴屐
捷運坐位
植物介紹
書牆
互動區
寶成門
淡水河
留聲機
荷蘭鞋&繡花鞋
草鞋
姐姐開船
姐姐捷運
雖然很多展都沒有變化,有增添少許不一樣東西
但是走出戶外依然蠻輕鬆自在呢喃
2024 8/11下午和姐姐去台北探索館參觀
蠻多人,可能天氣熱,待在室內比較舒服
衣服
足袋&柴屐
捷運坐位
植物介紹
書牆
互動區
寶成門
淡水河
留聲機
荷蘭鞋&繡花鞋
草鞋
姐姐開船
姐姐捷運
雖然很多展都沒有變化,有增添少許不一樣東西
但是走出戶外依然蠻輕鬆自在呢喃
2023撞轎祈福慶典
台北市政府廣場
2023 11/5 10:30-12:10pm
免費參觀
日本松山市道後撞神轎祈福盛典睽違4年再度來台,5日為系列活動最終日,
今天台北市府前廣場吸引大批民眾圍觀,扛轎者搖動神轎再激烈撞轎,雙方人馬互相叫囂、
互不相讓,氣勢來到最高點,現場民眾也跟著熱血沸騰!
日本松山市兩位美女舉宣傳布條開始
今天的精彩活動
敲鑼打鼓挺熱鬧
抬的大鼓敲擊,真是讓現場觀眾挺興奮
當然還有日本松山市30位議員遊行
這些都是高級長官代表
蔣萬安說,首度站上神轎很興奮,野志克仁還誇獎他架勢很好,不像是第一次,
而這次撞神轎也代表台、日雙方在農業、商業方面都能夠蓬勃發展。
台北市市長蔣萬安和副市長林奕華在神轎上和觀眾揮手
日本愛媛縣松山市長野志克仁和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在神轎上和觀眾揮手
日本愛媛縣松山市長野志克仁說,2011年是撞神轎活動來台的起點,今年已經是第4度,
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大家更認識松山市的文化,請台灣的朋友們到日本,務必要到松山玩。
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縣長以及台北市觀光局長和觀眾揮手
第一場由持田連合大神轎對上小唐人大神轎,陣陣鼓聲氣勢磅礡,神轎上下左右、用力搖動,
共有四支隊伍帶來四頂宏偉的神轎。
這項日本傳統祭典也象徵祈求五穀豐收、生意興隆,超過4百年歷史的活動原汁原味呈現在國人面前!
小唐人大神轎在用精神鼓勵希望能打贏持田連合大神轎
小唐人大神轎已經前往接受挑戰
小唐人大神轎有600公斤由20壯丁扛著
紫色神轎有600公斤
黑色神轎有800公斤是四對神轎中最重的神轎
黑色神轎對上綠色神轎開始要撞轎
紫黑色神轎對上灰色神轎開始要撞轎
紫黑色神轎對上灰色神轎開始要撞轎彼此間互相叫囂,真是熱鬧極了
開始撞擊在一起,讓人好興奮喔!
自從疫情已經停辦,4年時間好快過去了
明年是第10年再度和日本簽姐妹城市合約
今年有四組神轎撞轎
今年日本撞轎有600人來台,當然有提供200位現場民眾體驗如何抬神轎
有的是報名,在現場狂拍照,當然主持人也要他們冷靜
原來醉翁之意在拍照,真的讓人好傻眼
12點多結束和姐姐去八方雲集點招牌鍋貼二份台幣130元
二份玉米濃湯台幣70元
今天真的好熱
秋老虎發威,汗水直流
今天和姐姐提早一個小時到現場,才能拍的到看的到精彩畫面
參考資料:
https://www.ltn.com.tw/
https://tw.news.yahoo.com/
去台北市政府,看到牆上放著許多台北的照片
看了好精彩,雖然有的不曾看過
有著很現代化,所謂過去和現在交义
讓我們看到失去的歲月也看到完美的未來
所以拍下這些珍貴照片和格友們同分享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
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
與當時女性解放密不可分。到30年代和40年代,旗袍已經成為城市女性重要服飾。
而一般婦女,尤其是執教鞭的教師及年青學生,盛行穿著"陰丹士林"不褪色的藍布旗袍。
軍閥孫傳芳以「有傷風化」為由,一度下令禁止上海婦女穿旗袍。
1802年,英國人維丘德利發現了顯影技術,他把硝酸銀塗在紙片上,紙成了印相紙,
在陽光下可以把植物的葉片、人的影子照下來。但印相紙不能直接見光,
一見光就會全部報廢。
法國人蓋達爾也對照相技術產生了興趣。1839年的一天,
蓋達爾無意中把一把銀匙放在曾用碘處理過的金屬板上,他想這一定是一種新的感光材料。
於是他又在專門磨制的金屬板上塗了碘,用鏡頭進行拍攝,果然拍下了影子,但影像很薄,
蓋達爾高興極了,因為他看到了成功的曙光,於是他又繼續研究。
一天,蓋達爾到藥品箱中找藥品,突然看到過去曾經曝光不用的底片竟然影像
清楚起來了。"這是怎麼回事?是什麼藥品能夠使影像顯出來?他終於想出了
一個絕妙的方法。蓋達爾每天晚上將一張曝過光的底片放進箱子裏,第二天早晨在
取底片的同時取出一瓶藥。
蓋達爾的計畫是,如果是一種有效藥品被取出箱外,再放進曝過光的底片就
不可能顯像清晰。就是這樣,十幾天過去了……直到箱子裏的藥品全部取守,
而底片依然顯像如故。
臺灣早期華人女人和男人流行穿旗袍和長衫。女人穿旗袍是因為為了平權,喻意男人
能用的東西女人也能用。
旗袍在臺灣流行了3次。第一次是起源於1919年日本總督田健治在臺灣推行「同化政策」,
要求臺灣人放棄漢族的意識和文化,而直接導致臺籍菁英份子的反彈,發展出臺灣首次的
「新文化運動」。展現在服飾上的,即是在30年代風行一時的單件式旗袍。
第二次是在日本戰敗後,臺灣光復初期。僅管在物質條件嚴重缺乏的情況下,
臺灣的婦女仍把嫁妝的衣服修改成旗袍,來表達對臺灣光復的慶賀。然而這一時期的
旗袍熱為時短暫,在228事件發生後即迅速地消退,在事件期間更發生過著旗袍和中山裝
者遇襲。
第三次是1950年代至60年代,隨著政府遷臺而來的大量軍民帶來了第三次的旗袍風潮。
在影視歌星、選美小姐、以至於上層社會的官夫人的帶動下,歷時十年始漸漸消退。
他把箱子翻來倒去地檢查,發現箱子裏只有一些撒了的水銀。
他用水銀進行實驗,最後才知道,是水銀蒸發造成了底片顯像。原因是,
在一般情況下水銀不易蒸發,但因箱裏溫度很高,所以水銀蒸發比較快,從而影響了底片,
蓋達爾把曝光的底片放在暗室裏,用水銀蒸氣進行實驗,得到了預期的效果,
蓋達爾終於解決了顯像這一關鍵性的問題。
在蓋達爾解決顯像這一關鍵性的問題之前,一個叫哈謝爾的人已經發現了定影作用。
這樣,蓋達爾以自己發明的底片,結合顯影技術的哈謝爾的定影方法,
通過維丘德發明的印相紙,終於完善了攝影的整套技術,並用於現實生活中。
此後,又經過許多人的改革,先後出現了紙的、玻璃的以及賽璐的底片。
1884年,一個在銀行工作的美國人伊斯特曼發明了可以卷起來的照相底片。
進而推動了照相機的發展。1947年,美國的蘭德文發明了波拉羅伊德照相機。
只用10秒鐘就可以快速印出照片。
台北101(TAIPEI 101)是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一棟摩天大樓,
樓高509.2 m(1,671 ft),總樓層共地上101層、地下5層,由建築師李祖原
及其團隊設計,KTRT團隊建造,於1999年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啟用。
最初名稱為台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World Financial Center),2003年改為現名,
亦俗稱為101大樓。
當大樓落成時,在四項分類中,打破的紀錄有:
當大樓落成時,在四項分類中,並未突破的紀錄為:
棒球的起源有幾個說法,一般認為棒球是源自於板球運動。1834年,
美國波士頓出版一部運動書,介紹棒球運動,不過它並沒有清楚記下其規則。
1845年,亞歷山大·卡特來特(Alexander Cartwright)出版了另一部運動書,
說明了其詳細規則,相信是棒球最早的正式規則,而這份文件所記載的規則,
已經符合大部份現代人對棒球的印象。
法國畫家Daguerre﹙1787-1851﹚有一天在一個小山丘上畫日落,
突引發一個念頭,為什麼不能想辦法把真實的情景留下來呢?他將自己的想法
告訴了另一位畫家Niepce﹙1765-1833﹚,於是兩人開始了他們的研究。
1822年,他們發明了透視畫,這種猶如幻燈片的透視畫曾流行於明治中期
的東京淺草一帶。1826年,他們又進一步發明了日光膠版,終於在1839年
發明了銀版照相。為了紀念這一發明,人們把這種銀版照相冠予Daguerre的名字。
當初的銀版照相至今仍保存於巴黎。
幾乎在同一時期,英國的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解讀者Tarbot ﹙1800-1877﹚
也發明了類似的照相技術。真正的「照相」名稱是在之後出現的。
在日本,第一位製造相機的人是小西本店,他就是後來的小西六的創辦人。1903年,
當時的人們稱小西製造的相機為「手提暗盒」,由於在日俄戰爭中獲勝,日本一片好景,
小西相機十分好賣。可是追求高級品的日本人卻被德國的萊卡相機所吸引,
威脅到小西相機的生存。
製造出第一台小型相機的是吉田五郎﹙1900-1993﹚,他信觀音菩薩,因此就將自己
製造的相機起名觀音﹙kannon﹚。吉田相機的大量生產要拜當時的日本工學的協力,
當kannon相機推向市場時,聽取了吉田的表弟內田三郎的建議,把「kannon」
名更改成了「kyanon」,這就是今天家喻戶曉的「佳能相機」。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的相機生產商充滿了生機。當時的人們生活十分困苦,
然而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卻促使人們去買相機。同時,日本開始出口相機。
當時最出名的恐怕要數「荻本商會」了,荻本商會以銷售先進的單眼鏡頭相機為主,
可是,人們對單眼鏡頭相機認識不足,一般都喜歡用雙鏡頭相機,荻本商會最終以
倒產收場,老板一家也因此而離散。不過,單眼鏡頭相機在1955年以後幾乎佔領
了整個相機市場。之後相機技術不斷發展,1970年代第一次出現了自動嚗光相機,方便了相機的操作。1982年,攜帶方便的「compact 相機」,將「傻瓜機」帶到了世界上。
改變相機價值的震撼性發明的,應屬1986年發明的一次性相機。富士膠卷公司發明了「連鏡頭膠卷」,並迅速為大眾所接受,人們出門遠足再也不用把相機當作負累,隨處可買到,用後即可扔掉。
使相機世界震驚的當屬1995年卡西歐發明的數碼相機QV-10相機,其後各種類型的
數碼相機相繼登場,人們再也不用擔心中途突然膠卷沒有了,只要帶幾張微型卡,
就可以拍攝幾十、上百張相片,也可以直接利用電腦即時顯形、放縮小、拼圖等,
其效果已遠遠超出了法國畫家Daguerre當初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