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5130458.JPG

白鯨學名Delphinapterus leucas)又稱貝魯卡鯨,為一角鯨科白鯨屬的唯一物種

以多變化的叫聲與豐富的臉部表情聞名,早期的捕鯨者稱之為「海中金絲雀」。

P5130459.JPG

白鯨廣泛分布於北極與亞北極地區,自古以來牠們一直是北極地區人類社會的重要商品,

為當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資。牠們的活力與適應力、特殊的外貌、

易受吸引的天性、以及可接受訓練等因素,使其成為海洋世界 的明星之一。

P5130460.JPG

白鯨的雄性成體最大可長達4.2—4.9公尺,重達1100—1600公斤,而雌性成體最大可長達3.9—4.3公尺,

重達700—1200公斤。白鯨一般的壽命可達60—70年。

P5130462.JPG

白鯨的身體中央橫斷面大致呈圓型,往兩端逐漸變細,當牠們在覓食時,其軀幹尤其顯得肥胖圓潤。

白鯨的頭部與其他鯨目動物大不相同,額隆(melon)極為鼓起而突出,曾有一學者形容為「充滿溫暖油脂的氣球」

(a balloon filled with warm lard)。白鯨可以自由改變額隆的形狀,推測可能是藉著移動內部氣竇

(sinus)的空氣來產生形狀上的變化。

P5130475.JPG

白鯨有高度的戀出生地性(philopatry),會有每年回到當初母鯨生產的地方的習性,

在雌鯨身上尤其明顯。

白鯨具高度群居性,會形成個體間聯繫極為緊密的群體,通常由同一性別與年齡層的白鯨所組成,

另外也有規模較小的母子對白鯨族群。

白鯨能發出多種變化多端的聲音,包括旋轉的顫音、嘎嘎叫、似鐘聲、尖銳的啪啪聲(可能由拍擊顎部所產生)、

與近似推動生銹門板的聲音。

P5130476.JPG

白鯨的家族名稱是Delphinapterus,意思是: 沒有背鰭的海豚。

而白鯨的種名是Leucas,白色的意思;所以在俄文中就稱之為白鯨。

此外還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名字:海上金絲雀,這名字是因為

他們叫聲的頻率和“表演才能”而得來的。

P5130474.JPG

新生白鯨的皮膚是亮灰帶褐色。主要的黑色素是在深層的皮膚組織裡,而最上面的角質層是亮色的。

隨著年齡增長,每換一次皮,牠就更亮一些:深藍色,天藍色,藍灰色,亮灰色,當色素完全沒有的時候,

白鯨就變成潔白的顏色。“

"變白”的過成與性別沒有關係,但不同部位變白的速度並不太一樣。背部、頭部、噴水孔、

眼睛、尾鰭和胸鰭部分的皮膚變白的速度比較快些。

大部分老白鯨的皮膚會增厚(34倍),所以,白鯨到了老年,皮膚就變成象牙白色了。

白鯨卻是聲音響亮的。牠們被認為是最愛講話的鯨類動物。白鯨之所以能夠發出聲音,

是靠頭頂上噴水孔附近的氣囊。所有的聲音都有大小、快慢和抑揚之分。

P5130479.JPG

這些照片是今年5月去美國海洋世界拍的,

第一次看到白鯨除了興奮也是驚喜

原來白鯨是如此的美

無論它的游泳和升出水面那一瞬間

吸引許多人拍照

我是看了傻眼怎麼有那麼吸引人的外表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讓人印象更加深刻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ra 的頭像
    sara

    sara

    s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