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排灣語:Payuan,英語:Paiwan。)為台灣原住民,
大致發源於北大武山(Kavulugan)一帶,屬於南島民族。
目前居住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以台灣南部為活動區域,分布北起三地門鄉,
包括屏東縣、台東縣境內,為人口第二多之原住民族,總約十萬餘人。
排灣族最引人注目的是華麗的服飾。身穿布滿圖案,一針一線繡上去的琉璃珠、
貼布或繡線,一件華麗的衣飾,要耗上一個排灣女子半年的心血與時光,
而每一個人的圖案都不一樣,又表現了排灣人的創造力與凸顯自我美感的獨特性。
衣飾受社會階層的影響,貴族在服裝的色澤、刺繡上來表示其地位,尤其在盛裝時,
與平民的區別最大。貴族依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紋樣表現,階級高者的服飾有人頭,
人像或是蛇形的刺繡花紋,平民服飾不可有這些圖案。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黑,紅為主。
排灣族服飾的華麗細緻,在臺灣原住民族中獨佔鼇頭。
紋身則是排灣貴族階級專屬的身體裝飾方式,男性之紋身部位在胸前,背後,手臂以及小腿,
女性則是刺紋於手腕及手臂處,但特殊的圖騰僅限貴族直系才能使用。平民雖無紋身權利,
但可以用貢物向頭目取得特許。
排灣族婚姻:第一個孩子男定要嫁婚,女多為招贅婚(一定要留在家族,
像是女性傳承的頭目,他的先生幾乎都是入贅的)
排灣族結婚程序非常繁瑣,簡略敘述如下:
一、求婚:男方家長央求媒人至女家求婚。
二、送採薪禮:雙方談好之後,結婚前男子採薪送至女家為禮。
三、豎鞦韆架:結婚前日,新郎邀同夥二、三人砍伐樹木數根,搭鞦韆架用。
四、送聘禮:各階級與同階級時之聘禮皆有規定,貴族間的聘禮較平民重。
五、成婚:當天在女家屋頂上殺一頭豬,以祭天;新娘先往野外藏匿,其親友出
去尋找並帶回,新郎隨新娘在庭院內繞行三週後送入室內。而後族人
一起在庭院內跳舞。翌日,女家親戚帶著新娘送往男家,男家親老迎
入,之後飲宴,婚禮於是告成。
排灣族女性:部分部落女性可出門打獵,展現陽剛特質,從事男性工作,
但是男性亦不可從事女性事務。
排灣族屬於階級制度,大致上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貴族階級
有特殊裝飾的專利權,頭目與貴族也享有裝飾上的特權,例如酷似百步蛇紋的雄鷹羽毛、
高貴的琉璃珠、特殊的圖案(人頭紋、百步蛇紋)。 貴族階級講究門當戶對,
以同階級間的聯姻為理想的婚姻形式。藉著婚姻關係可以擴展自我的領地。
階級低的族人希望能與比自己階級高的人結婚,藉以提升自己的階級,因而在
婚生子女中會有階級昇降的有趣現象。
頭目是地主階級,擁有土地、河流與獵場是一個部落的統治者,也是精神支柱的象徵。
屬下的子民為其耕作,並將收穫所得納稅予頭目,頭目則主持部落重大事務如爭戰、
祭儀、或與外村的外交工作。
媒婆幫忙裝扮
排灣族的織繡藝術,是階級製度下的工藝產物,因為貴族女性有充裕時間專心織繡。
紋飾技巧大致分為夾織、刺繡、綴珠和貼飾等四種。其中以綴珠最為精巧,將珠子
與服飾圖樣完美結合,展現出高超的手藝,刺繡圖樣除了常見的幾何圖形;還有祖靈像、
人頭紋,百步蛇紋,太陽紋。
正式成為夫妻,以載擱載舞慶祝
正式成為夫妻
參考資料:奇摩知識
wiki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