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是一種小喬木,原產中國,是一種適應性強的長壽樹種。
花期長,所以又有「百日紅」之稱。紫薇花是安陽市和襄陽市市花。
因其樹型不高,所以非常適宜作為庭院觀賞樹和街道綠化樹。紫薇在中國已經
近幾個世紀被引種到世界各地,西方人從印度發現這種樹,因此法語稱其
為「印度丁香」(lilas des Indes)。
紫薇自古是中國名花,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唐朝詩人白居易詩云:「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因為唐代翰林院遍植紫薇,「翰林」們也被稱為「紫薇郎」。自唐代以來,帝王將相皆喜植紫薇,
被視為耐久、昌盛之象徵。唐開元初年改中書省為紫薇省,
紫薇的拉丁種名來源於瑞典商人Magnus von Lagerström,因為他向創造雙名法的
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提供了這種植物的樣本。
它也是一種很有趣的花樹,它有個特性,即所謂的「紫薇花開百日紅,輕撫枝幹全樹動。」
這就是紫薇又被稱為癢癢樹的原因。
夏季滿樹開花,頂生圓錐花序,每朵花有六瓣,花瓣皺縮如同皺紋紗,
英語稱其為「皺紋紗桃金孃」(Crape myrtle 或 Crepe myrtle),
花色有白色、紅色、紫色、淡藕荷色等多種顏色,邊緣有不規則缺刻,基部具有長爪,
非常美觀;花期可長達2—3個月。
紫薇,別名:痒痒花、痒痒樹、紫金花、紫蘭花、蚊子花、西洋水楊梅、百日紅、無皮樹,
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indicaL.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
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幹多扭曲,小枝纖細,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
闊矩圓形或倒卵形,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乾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
長約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紫薇樹姿優美,樹幹光滑潔凈,花色艷麗;開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花期長,
故有「百日紅」之稱,又有「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贊語,是觀花、觀干、
觀根的盆景良材;根、皮、葉、花皆可入藥。
紫薇是良好的環保花木。它對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等有害氣體的抗性較強,並有較強的吸收力。
紫薇屬共有4個品種:
1)紫薇:花紫紅色。
2)翠薇:花藍紫色,葉色暗綠。
3)赤薇:花火紅色。
4)銀薇:花白色或微帶淡繭色,葉色淡綠。
紫薇的主要價值
【使用價值】紫薇的木材堅硬、耐腐,可作農具、家具、建築等用材;
【藥用價值】樹皮、葉及花為強瀉劑;根和樹皮煎劑可治咯血、吐血、便血;
【觀賞價值】紫薇花色鮮艷美麗,花期長,壽命長,樹齡有達200年的,熱帶地區已廣泛栽培為庭園觀賞樹,
有時亦作盆景。
國立中正紀念堂紫薇依然綻放,每一種顏色都很討喜
但是拍照人不多,因此整個園區,
我可以拍的過癮,也沒有人擋著我拍照
真是太開心,好像為我而開,
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喔!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每日頭條
奇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