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樹
這顆雀榕樹隨著水管由從上往下長,
形成一個很特殊景象,更有趣斑駁牆面
掉了水泥,用另一種不同的顏色補牆
形成另一種藝術美感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或華山1914,
英語:Huashan 1914 Creative Park),園區前身為「台北酒廠」,為臺灣台北市市定古蹟。
這間商店是日據時代留下來已經超過百年光景,
牆面1公尺厚度,美中不足,本來可以成為市定古蹟,歷史建物,
可是兩者都不是,因加入許多的現代建材,讓它失去歷史價值和意義
實在令人挽惜不已
日本時代留下的神樹,假日華山1914會在神樹前有街頭藝人表演
讓許多遊客能觀看
有人會在神樹旁等候朋友
台北酒廠創設於日治時期的1914年,原為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專製清酒、
蝴蝶蘭、人參酒;1922年,由台灣總督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收買,
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酒工廠;1949年,
因台灣省專賣局改制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
台北第一酒廠於1987年移至桃園縣龜山鄉(今桃園市龜山區)新廠,
舊廠現作為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使用。
臺灣省政府文化處與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協商,自1999年起,公賣局將
舊酒廠委託臺灣省政府文化處代管,臺灣省政府文化處再委託中華民國藝文環境改造協會經營。
台北酒廠乃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提供給藝文界、非營利團體
及個人使用的創作場域。「華山」之名來自此區原為日本時代的樺山町,
附近有樺山車站;「樺山」之名皆為紀念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而來。
華山園區中三大市定古蹟:煙囪,高塔區,烏梅酒廠
經過一年封園全面整修之後,結合了舊廠區及公園區的「華山文化園區」,
於2005年底重新開園,先行提供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2007年11月6日,
遠流出版公司、仲觀設計顧問公司與國賓大飯店共同創辦的「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正式與文建會簽約,取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引入空間整建營運移轉計畫案》
(簡稱《華山園區ROT案》)「未來15年加10年」的整建及營運權。2007年12月6日,
台灣文創發展公司正式進駐華山文化園區。
光點華山電影館
光點華山電影館
昔日烏梅酒廠
因參觀臺灣文博館,正好聽到廣播下午4:00有場園區導覽
所以快速看完展,正好有趕上園區導覽
讓我更加了解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歷史和建築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