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
五彩濱紛
加冕儀式
戰爭情景
救世主基督大教堂
救世主大教堂(俄語:Храм Христа Спасителя)位於莫斯科,是世界上最高的東正教教堂,
也是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之一。該教堂是拿破崙戰爭後,在1812年12月25日由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下令修建的,
其目的是為了感謝救世主基督「將俄羅斯從失敗中拯救出來,使她避免蒙羞」,並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俄羅斯人民。
巧克力工廠
美麗圖騰門
天使比武
婚紗
從1931年初開始,教堂的鍍金圓頂、十字架、銅鐘、上層柱廊和基座上的浮雕被陸續拆除,
教堂的銅門、壁畫、壁板、大理石雕塑、吊燈和殘存東正教法物也被拆走。1931年12月5日,
救世主大教堂的殘餘建築被炸毀,夷為平地。
由於缺乏資金、地基不牢、莫斯科河發生洪水以及戰爭爆發等原因,
蘇維埃宮最終未能建成。救世主大教堂的廢墟在此後20多年間一直保持荒蕪狀態,
原地下室被水淹沒。赫魯雪夫當政時期,下令將其改為公眾游泳池。
救世主基督大教堂
救世主大教堂的建造工作於1837年開始,主體結構至1860年基本完工。
完成內部豪華的裝飾和壁畫又花費了約20年的時間。1883年5月26日,在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加冕的同一天,
救世主大教堂正式竣工。
救世主大教堂此後成為俄羅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之一,並成為全俄羅斯東正教普世大牧首的主教堂。
1912年,在教堂東門外舉行了亞歷山大三世銅像的落成儀式。
彼得一世銅像
十月革命後,俄羅斯正教會遭到迫害,教會財產被沒收,教堂被查封。救世主大教堂也停止了一切宗教活動,
並被關閉。教堂周圍成為莫斯科市民散步遊玩的場所
輔視紅場
蘇聯解體前夕,俄國東正教會接到許多要求重建救世主大教堂的請願。
1990年2月,在救世主大教堂原址舉行了重建奠基儀式。蘇聯解體後,
於1992年成立了重建基金,並在1994年接到大量捐助。1996年,
新救世主大教堂的下半部分(耶穌變容大教堂)舉行了祝聖儀式。整座教堂的重建工作於2000年8月19日竣工。
楓楓相連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