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友說:我站的位子很棒
才拍的如此清晰
因為提早1小時30分鐘等待
所以站在第一排才有如此成果
在日本流傳着這樣的民謠:「E-ra-i-yat-cha,E-ra-i-yat-cha,Yo-i-yo-i-yo-i-yo-i,
跳舞的傻瓜和看別人跳舞的傻瓜,同是傻瓜的話不跳舞就太吃虧了!太吃虧了!」,
意思是看別人跳舞,不如自己跳舞來得快樂。這種舞就是阿波舞。阿波舞發源於德島縣,
舞者組成名為「連」的團隊,比拼舞藝。無論是誰,只要隨着日本三弦、太鼓、鉦、
橫笛等樂器的2拍子伴奏起舞,便可以自由參與其中,是令人熱血沸騰的舞蹈。
從舞蹈形式來看,既有豪放而幽默的男舞,也有美麗而優雅的女舞。跳阿波舞,
喜悅自然從心底噴湧而出,身體更會變得火熱起來。每當舉行阿波舞時,當地便會非常熱鬧。
阿波舞 (德島縣德島市 8月12日至8月15日)
阿波舞的招牌服裝與動作,便是男子的頭巾橫跨過鼻子和嘴唇中間,手跟腳跨張的舉起,
但是有力而輕輕地放下,裝扮和動作就像漫畫中的小偷那樣,讓觀者忍俊不住。
女舞者則是戴著折成像是西瓜切片的草帽,半遮住臉,腳踮著木屣,伴著高舉而微微變換的手勢,輕盈地跳完全場,像一群群海中鮮豔的熱帶魚。就在這男的活潑豪放,女的優雅嫵媚的舞姿中,
大夥的心和眼都迷惑與高亢了。阿波舞的規矩簡單明快,第一,要同手同腳;
第二,要踮著腳跳;第三,節拍只有2拍;第四,一定要快樂的跳!
因“舞也阿呆,看也阿呆,同為阿呆,不如一同跳舞”的叫聲
(日語稱“囃子”,歌謠中為押韻而用的虛詞,與歌詞的意義無關,只用來打拍子)
而為日本全國所熟知的德島阿波舞,是從古代留傳下來的德島盂蘭盆舞
(7〜8月期間,為了迎接祖先的魂靈所跳的舞)。
阿波踊的起源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種認為就是在日本各地都能看到的盂蘭盆會舞。
另一說是說天正15年(1587年)蜂須賀家建成德島城時,作為慶祝,
城下百姓不拘禮節自由歡跳是阿波踊的開端。
而阿波踊以「連」這樣一種組舞為特徵,一般認為是受到源於能樂的「風流」之影響的緣故,
寬文3年(1663年)的「三好記」中還有著在勝瑞城舉辦了風流踊這樣的記錄,
這是有關阿波踊之起源的第三種說法。
開始將阿波踊策劃到旅游化是昭和初期,「阿波踊」之名稱也是在那時決定的。
每年8月12日到15日的4天,整個德島熱情洋溢,阿波踊者們情緒達到最高潮。
盂蘭盆節的來由
盂蘭盆節在日本是僅次於元旦的盛大節日,從公歷8月12日至16日為期四天,
是日本祭祀祖先,祈求死者冥福的日子,晚上人們會聚在一起圍成圓圈,伴隨節奏奔放,
氣勢非凡的大鼓、三味弦等傳統樂器載歌載舞,這就是盂蘭盆舞,表達人們為
那死去的親人能脫離地獄之苦而狂喜的心情。
為什麼日本人的盂蘭盆舞,會表達這樣一種心境,從而演變成了德島的狂歡節呢?
據說盂蘭盆節的習俗是在日本飛鳥時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的,不過中國早因文革的原因
在民間基本消失了,這個節日其實來源於古印度,釋迦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
叫目鍵連的慈悲救母的故事。
「盂蘭盆」是古印度語的音譯,「盂蘭」為「倒懸」之意,表示在地獄受「倒懸」之苦,
「盆」即「救器」,解救受苦靈魂脫離地獄之苦的法器。
傳說當年目犍連是釋迦佛的一個神通出得非常豐富的弟子,被釋迦佛贊為「神通第一」。
他出家前就是一個大孝子,母親過世後,他惦記著母親,便運用天目神通找尋他的母親,
發現母親被降「餓鬼道」飽受飢餓之苦,瘦如皮包骨,因而痛徹心肺,
立即運用神通把飯食盛入缽中運到母親跟前。
誰知食物一入口中,便化成了火炭,無法食用。他悲痛萬分,只好向釋迦佛請求解救之法,
釋迦佛向他明示善惡因果:因他母親生前心地不善,造下罪惡,惡業須以苦刑償還,
僅靠目犍連一人的功德無法替他母親承受業債,須四方眾僧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持誦佛經,
做法會開啟他母親的善心,並供美味百果敬佛供僧,方能救出他母親,並教導他要捨去私情,
將慈悲之心恩澤生生世世的父母,以至擴大到天下眾生,以對今世之母的心去對待天下
所有受苦的眾生。
果然目犍連以此法救出母親。從此農曆七月十五日成了佛教法會的日子,
在中國因其孝行的教諭作用而在梁武帝時開始盛行,繼而傳入日本。
這個故事十分有趣,不僅告訴人們善惡有報,還深刻地指出誰任憑有天大的本事,
也不能毫無條件地解除一個人自己造下的惡果,但同時也彷彿向人們啟示了
一個天機:只有聞佛法出善心,並付出代價,敬奉佛與善待修行的人,才能有望得到救度。
難怪佛度有緣人(有從善之心人)並勸人敬佛與善待修行的人,也許原因就在此吧,
以此理反推那些不敬神佛,迫害修行人的罪惡就十分可怕了。
正因為這個故事勸人向善,歸正人心,並能解救親人亡靈,所以在日本深深紮下了根,
並結合日本的鄉土文化,形成了在此節日跳舞的習俗。
今天,它成了大人、小孩穿上和服,在炎熱的夏季納涼行樂的大眾娛樂活動。在德島則把它推向了頂峰。
德島獨特的鳴門漩渦海潮氣勢非凡
阿波舞帶來的這個有關盂蘭盆節的故事感人至深,為阿波舞蒙上歷史的厚度並有
一種無法言喻的神秘色彩,到底為何德島人對阿波舞情有獨鍾,這是塊怎樣的土地,
實在耐人尋味。
這張很有趣,為何他們都往天空瞧
原來空拍機正在天空拍照
讓他們好奇心往上頭
參考資料:
http://www.welcome2japan.hk/index.html
https://tw.answers.yahoo.com/activity/questions?show=FM64RUSO6BS5IAUY4GFHCP55ZM&t=g
http://mook.com.tw/globalinfo/city.php?gid=1874&info=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