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亞哥_水族館

聖地亞哥水族館海馬挺多

拍了不少張

而且館中展出皆是深海魚

 聖地亞哥_水族館

海底世界

館中珊瑚挺多,而且很美

拍來很過癮

 聖地亞哥_水族館

海馬

海馬當然是魚,只是鱗片變成板狀,尾鰭退化。海馬具有不同於一般魚類的外形,

尾鰭完全退化,脊椎則演化到如猴子尾巴一樣,可卷曲來鉤住任合突出物體,

以固定身體位置。小而幾乎透明魚鰭,可使海馬任意上下左右移動,但速度緩慢。

通常海馬憑藉身上體色的偽裝及硬化成皮狀的皮膚以逃避掠食者。海馬特殊的生殖

方式亦引人注目,是由母魚將卵產在雄魚腹中之育兒囊,經二到三週的懷卵期,

再由公魚孵出小海馬,看著大腹便便臨盆在即的雄海馬,

常可令某些女性同胞一抒不平之氣。海馬目前正面臨極大的危機,每年數以百萬計

的海馬被捕撈以製成傳統中藥使用為主,或供水族館飼養。加上人類為了經濟

發展大量破壞海草區、紅樹林及珊瑚礁等海馬的天然棲息地,影響尤其深遠。

 聖地亞哥_水族館

珊瑚

亞里士多德最初稱這種生物為「zoophyta」,意思是介乎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

十世紀時,波斯學者比魯尼曾提議將牠們歸類為動物,但一直到十八世紀牠們

才被正式併入動物界。

 聖地亞哥_水族館

珊瑚

珊瑚是其中一種無法移動的「動物」,但由於牠們能夠伸出觸手來捕食的關係,

所以也被歸類為動物。

 聖地亞哥_水族館

海星的在身體下面。它的消化系統包括兩個,其中一個可以從身體裡面射出,

在體外包住並且消化食物。有的海星靠著它的水管系統的韌性,可以打開貝殼

然後把胃插入貝殼裡直接消化殼裡的肉。海星這種外部消化的功能使它可以

吃比它嘴大很多的動物,包括各種貝類和海參,節肢動物和小

海星屬於能迅速再生的動物之一。如果一隻海星的一隻觸手被切斷的話,過一段短時間,

海星便能長回觸手,而少數海星切下的觸手本身也會長成一隻海星,具有與蚯蚓蜥蜴

龍蝦水螅綱生物、蝸牛和再生力最強大的渦蟲等生物的特點。有時海星更

會故意甩掉觸手作防衛之用。

 

 聖地亞哥_水族館

迷你珊瑚

珊瑚在分類上包括黑珊瑚、石珊瑚、軟珊瑚、藍珊瑚,以及海筆等四大類

 聖地亞哥_水族館

珊瑚

石珊瑚從淺海的潮間帶區至數千公尺的深海都有分布,不論是單體型、

群體型、有共生藻、無共生藻等都包含在內,共同的特徵是具有堅硬的石灰質外骨骼,包括軸孔珊瑚、鹿角珊瑚、菊珊瑚、腦紋珊瑚、圓管星珊瑚、蕈珊瑚……等。

位在熱帶或是亞熱帶淺海地區的珊瑚大部分組織內都具有共生藻,大部分能量

來源來自於共生藻,生長速率快,能夠進行鈣化作用形成大規模的礁體。

而位在寒帶或是無光區海域內的石珊瑚體內無共生藻,靠珊瑚蟲自體濾捕

水中浮游動物或有機顆粒作為營養來源,生長速率緩慢,一般認為不具造礁

能力或造礁能力緩慢,但近年來隨著深海探勘技術進步,探勘範圍增加,

在北極區及大西洋地區皆發現大規模的深海珊瑚礁(亦可稱為冷水珊瑚礁),

是由單一物種Lophelia pertusa Linnaeus, 1758)所建構而成(LOPHELIA Org.),

深海珊瑚礁因生長緩慢,且為重要的海底生物棲地,成為近年來國際海洋

保育重點之一。

 聖地亞哥_水族館

珊瑚

軟珊瑚相較於石珊瑚,軟珊瑚不具有高度癒合的石灰質外骨骼,僅有由許多

細小的鈣質骨針或與蛋白質膠結成中軸或單獨存在於軟組織中。

涵蓋有6個不同的亞目(珊瑚分類圖)在內,外形千變萬化,從扇形、

鞭形至蕈狀等皆有。生活深度廣泛,從潮間帶至水下數千公尺皆有採集記錄。

熱帶及亞熱帶淺水域常見各式各樣的羽珊瑚、笙珊瑚、肉質軟珊瑚,以及

柳珊瑚等都包含在內,與石珊瑚相同,大部分此區域內的軟珊瑚體內組織中

也住有共生藻,當環境不適合時一樣會產生白化現象。近年來引起諸多討論

的紅珊瑚科Coralliidae,寶石珊瑚的一種),也歸屬於軟珊瑚目下,

但此類珊瑚不具有共生藻,在台灣周邊海域分布於水深100~500公尺的環境中。

 聖地亞哥_水族館

 深海魚,分屬十多個科,特徵是口大、眼大,身體某一或某幾部分有發光器。

見於大洋深處的硬骨魚綱魚類,通常在600~2,700公尺(2,000~9,000尺)以下。

發光器既用於誘捕獵物,也用於引誘配偶。深海魚在進化過程中為適應壓力極大,

極寒冷和黑暗的生存環境而形成了這些特殊習性。深海魚的棲息地是世界

上最特殊的。深海魚的品種主要有老虎斑、青斑、粉斑、加力魚、馬加魚、

紅利魚等十多種。

 

 聖地亞哥_水族館

珊瑚

紅珊瑚,因中軸骨質地堅硬,且打磨加工後具有寶石光澤,因此自古以來即

被視為海中的瑰寶,又被稱為寶石珊瑚(Precious coral)。紅珊瑚的中軸骨

是由骨針癒合而成,主要成分為石灰質。依照中軸骨上的細微部構造又可再分

為兩屬(Corallium & Paracorallium);群體型態、骨針外觀及組成為

分辨不同種類重要的依據,目前一共有32種不同的物種已被描述,太平洋、

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目前皆有本科物種的採集紀錄,分布深度廣從水下數十公尺

至數千公尺。

 聖地亞哥_水族館

螃蟹是雜食性動物,主要靠吃海藻為生,但有時也會吃微生物、蟲類等等,視乎種類而定。

 聖地亞哥_水族館

 據東京大學農學部研究,深海魚的蛋白質含量與一般海產魚類相同,但脂質一般較少,

因此深海魚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其蛋白質的必需胺基酸組成與鰹魚、鮐魚、

沙丁魚等大致相同,均是完全蛋白質。

深海魚是指生活在海洋透光帶以下的燈籠魚科是目前最常見的深海魚類。

其他的深海魚類還包括燈眼魚科雪茄達摩鯊鑽光魚科鮟鱇目以及蝰魚Chauliodus)。

目前已知的深海魚類種類僅占所有海洋魚類種數的2 %,牠們通常生活於深海的中層帶

至深淵帶間(1000米以下的深海海域),由於深海的環境與淺海(透光帶)大不相同

(深海水溫約在攝氏 3 ℃ 至 2 ℃ 間,除了海底熱泉的溫度可以超過 350 ℃),

因此生活在深海的魚類被創造出一套特別的生存方式。

 聖地亞哥_水族館  

一般被稱為蝦的動物都有較長的腹部,蝦的下腹有適於游泳的游足

蝦的頭胸甲呈圓柱形,蝦的觸角往往都很長,在個別品種上甚至能超過其體長的兩倍。

參考資料:1.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2. 維基百科 

             3. 台灣珊瑚礁協會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7%BD%91%E7%BB%9C%E4%B9%A6%E6%BA%90/978-0321668127

             5.https://kknews.cc/zh-tw/news/528lb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