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飾品  

茶葉和茶杯

梁實秋先生

(一)小學教育

梁實秋和他的大哥進入公立第三小學就讀,主任教師周士棻先生教國文、

歷史、地理、習字,兼管訓育課「修身」。周先生蠻受學生的尊敬與歡迎。

梁實秋說:

周先生是我真正的啟蒙業師。…他特別注意我們生活上的小節,例如鈕扣是否扣好,

頭髮是否梳齊,以及說話的腔調,走路的姿勢,無一不加指點。…我的課業本子

永遠不敢不保持整潔。老師本人即是一個榜樣。他布衣布履,纖塵不染,

走起路來目不斜視,邁大步仰首前進,幾乎兩步一丈。講起話來和顏悅色,

但是永無戲言 。

 

籃子 

藍子放一些書信

周士棻先生在他心目中幾乎是一個完美無缺的長者。
(二)清華八年
梁實秋本名治華,生於光緒二十八年(西元1902),因為生在臘月初八,所以論

西曆是生於西元1903年的元月六日。
梁家的遠祖在河北沙河務農。梁實秋的祖父到北京謀生,有機會宦遊廣東;後到浙江,

因為梁實秋的父親梁咸熙入學應考,遂落籍於錢塘。
梁咸熙,字續三,光緒二年(1877年)生。舉秀才。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進北京同文館英文科,畢業後在京師警察服務。他是較早接受西方文明、

眼界開闊的先進,這樣的結果,實際上對於梁實秋一生的成就影響甚巨。

一九一五年秋,梁實秋十四歲,考入清華學校。清華是由各省均分庚子賠款而設立的,

所以學生由各省考送。為了籍貫的關係,他在直隸省京兆大興縣署

(北京東城屬大興縣)申請入籍,以便合法的就近在天津應考,

梁實秋在<清華八年>中,說:

我原籍浙江杭縣,本應到杭州應試,往返太費事,而且我家寄居北京很久,

也可算是北京的人家,為了取得法定的根據起見,我父親特赴

京兆大興縣署辦理入籍手續,得到准許備案,我才到天津省長公署報名 。

 茶  

從此他的籍貫就是北平了。梁實秋在清華學校接受了八年(初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

嚴格的教育。清華學校實際上是留美預備學校,它的課程安排得很特殊,上午的課

全是用英語講授,下午的課全是國語講授。上午的課很嚴,三日一問,五日一考,

不用功便要被淘汰、下午的課稀鬆,成績與畢業無關。
教國文是徐鏡澄先生,因他相貌古怪,性情又兇,梁實秋和同學們在背後都

戲稱他為「徐老虎」。有一天,徐先生大概是多喝了兩杯酒,搖搖晃晃地擺進了課堂。

這一堂課是作文,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字,題目尚未寫完,他又像

往常一樣搓了一下鼻涕,就在此時一位性急的同學忍不住發問:「這題目怎樣講呀?」

徐先生轉過身來,冷笑了幾聲,勃然大怒地吼著:「題目還沒有寫完,

寫完了當然還要講,沒寫完你為什麼問?」當頭棒當喝,就把這位學生罵得狗血淋頭,

吼得學生們個個面面相覷,一個個發愣。這時,素來上午搗亂、下午安分的

梁實秋可忍不住了,覺得受了莫名其妙的侮辱,挺身分辯了幾句,這樣一來,

徐先生把怒火全燒在梁實秋身上,只見他在講台上來回地踱步,搓一下鼻涕,

罵了梁實秋足足一個鐘頭以上,其中有一警句這樣罵著:「×××!你是什麼東西?

我一眼就把你看到底!」不僅使梁實秋永生不忘,而且也成為同學之間傳誦的耳語,

後來每逢有人和梁實秋爭論不休,糾纏不清的時候,都會引用徐先生的這一句「至理名言」。

茶具

茶具組

宋裕在<著作等身的梁實秋> 一文中有提到,雖然梁實秋惹了一場禍,但從這一次起,

徐先生也算識得他了。後來梁實秋回憶說:「儘管這位老師罵我罵得兇,我倒是

一點也不怕。不過,我對這個老師並無惡感,反而更專心聽講,文章也盡量

照著這位老師吩咐的原則去寫。老師告訴我:『文章,尤其是散文,千萬要懂得割愛。

自己喜歡的句子,也要捨得割愛。』每次文章交上去,老師就用大筆勾,

三、四千字的文章只剩了四百個字。老師發下來,我就重抄一遍,自己閱讀,

也覺得乾淨、簡潔有力,而且文字有生氣、有力量。」

梁實秋這個被徐先生「一眼望到底的學生」,居然成為一個受益最多的學生了,

真可謂是「因禍得福」

 茶荷  

茶杯

(三)組織「戲墨社」
梁實秋升上二年級後,和同學吳卓、張嘉鑄等,組織「戲墨社」。他們每天練習寫書法,時間持續兩年。他在<清華八年>中,說:

我六點就盥洗完畢,天朦朦亮就和幾位同學走進自修社,正襟危坐,磨墨寫字,

如是者二年,不分寒暑,從未間斷 。

從此言可預見梁實秋先生往後一定能成就非凡,因為他夠認真而且有毅力。

門口  

門口

四)留美三年
一九二三年六月,梁實秋自清華學校畢業後,八月即從上海踏上赴美留學之途,

抵美後先入科羅拉多大學插班英文系四年級,一九二四年夏天,梁實秋從

科羅拉多大學英文系學成畢業,學校當局照例為本年度畢業的學生舉行了

隆重的畢業典禮。

按照科羅拉多大學歷來的習慣,學生畢業典禮時,一般是一男一女的

排成一雙一雙的縱隊走向講台領取畢業文憑。這一年中,中國學生畢業的有六個人,

可是沒有一個美國女生願意和這些黃臉黑眼黑髮的中國人成雙作對的排在一起,

學校最後沒辦法,就讓這六名中國學生自行排成了三對。走在行列中的梁實秋

和同學遭此歧視,無不憤怒和哀傷,但是身處他人屋簷下,只好忍氣吞聲,

把所有的委屈往自個兒的肚裡嚥,此種窘境,讓梁實秋原本在異國「施恩」

下過日子的壓抑心靈,又劃上了一道傷痕。

宋裕在<著作等身的梁實秋> 一文中提到,梁實秋在一篇文章中回憶此次經歷時,

萬分感慨地寫道「一個人或一個國家,在失掉自由的時候才最能知道自由之可貴,

在得不到平等待遇的時候才最能體會到平等之重要。」

會客室  

會客室

梁實秋品格操守

(一)嫉惡如仇,愛憎分明
梁實秋嫉惡如仇,遇有不法之徒,為非作歹;高官顯要,魚肉百姓,

一律評以「無恥」二字。社會上不合他道德標準的不乏少數,

「無恥之徒」也就跟陰溝裡的過街老鼠一樣,不可計數。

有一次,政府某院的某委員打電話來,說他在招待一位美國客人,

邀請梁先生一起作陪。梁實秋素知此人的品格卑劣,立即拒絕他的邀請,

掛上電話說:「難道我是陪酒的人嗎?」

豆

(二)生性幽默,自我解嘲
1、我是跳加官

梁實秋在師大任教期間,當時的校長劉真先生,常請名人到校演講。
有一次,主講人因故遲到,在座的師生都等得不耐煩。於是,劉校長請在座的

梁實秋上台給同學們講句話。
他上了台,以一副無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說:「演京戲,在正戲上演之前,

經常會找一個二、三流的角色出來跳加官,讓後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時間準備,

我現在就奉命出來跳加官。」此言一出,立刻引來全場哄堂大笑。

  壺

2、文章製造機
梁實秋前半生教書,常自諷「教書匠」。後半生從事譯著,自嘲為「爬方格動物」。

既老,又遭降格,寫給次女文薔的信中說:「××報社電話來了,說葉公超死了,

限我一小時內寫一篇文字,第二天未見刊出,原來是尚未死。今天他死了,

可以刊出來了。××報社不饒我,也要我寫一篇,限兩小時交卷,也只好寫了。

像一架製造文章的機器。…

3、女服員妙答
有一次,梁實秋與女兒文薔及親朋好友到「漁家莊」餐廳歡宴,酒菜齊全,

唯獨白飯久等不來。經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之後,白飯依舊喚不來。梁實秋不奈,

俟服務小姐入室上菜之際,戲問曰:「怎麼飯還不來?是不是稻子還沒收割?」

服務小姐連眼都沒眨一下,回應:「還沒插秧呢!」

本來是一個相當不愉快的場面,經服務小姐這一妙答,舉座歡娛。

 dm 

梁實秋真是文學才子,他的幽默和對事情專注和執卓讓人學習的好榜樣。

 冰心以花喻梁實秋,原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

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梁實秋人好,文好,學問好,

又有好的婚姻、家庭,既便晚年“花”開二度,也是“花”好月圓。他的文章好

就好在冰心所謂的才情趣:詩詞古文打底,清風明月為趣,情感則如花影斑駁——

想到梁實秋獨愛“雅舍”的月夜: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

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駁,此時尤為幽絕。

他以三十年的功力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在翻譯界是空前的盛舉。

除了對文學翻譯貢獻良多外,他的散文自成一格,為許多人所喜愛,

獨樹一幟的《雅舍小品》小品文風格,被公認為現代文學的典範,

為當代知性小品散文的開山祖師,亦是人人敬仰的文學大師。

 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三日病逝台北,享年八十六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